資料來源:興業證券 官兵/制圖
陳嘉禾
在2023年歲末,對于長期價值投資者來說,香港市場高股息央國企類股票,絕對值得留意。
本文列出了投資香港市場高股息央國企的7條理由。看完這些理由,聰明的投資者會發現,這些理由其實都是價值投資中需要尋找的投資線索。在任何時候,如果一項資產符合這些理由,都會構成優秀的投資機會。只不過,在2023年底,這些理由恰好都出現在香港市場高股息央國企股票身上。
估值極度低廉
在2023年底,香港市場高股息央國企類股票的第一個特征,就是估值極度低廉。在這些股票中,我們可以找到幾乎是匪夷所思的估值。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的數據,包含了大量高股息央國企類股票的恒生高股息率指數,在2023年12月6日估值,分別為PE(市盈率,TTM口徑計算)4.5倍、PB(市凈率,MRQ口徑計算)0.43倍、DY(股息率,按2022年財年計算)8.7%。
縱觀全球市場,這都是一個極其低廉的估值。而且,恒生高股息率股票指數的估值,還是一個包含了50只股票的指數估值水平。如果我們仔細挑選公司,還能找到更低廉的估值,比如3倍以下的PE,或者0.3倍以下PB、10%以上的股息率。歷史經驗告訴了我們,以5倍以下PE買入資產,在長期賺錢的概率非常大。
市場情緒跌到冰點
為什么香港市場高股息央國企股票的估值,會如此低廉呢?背后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情緒跌到冰點。
經歷三年疫情以及國際形勢動蕩,香港市場的恐慌情緒在2023年底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由此導致了股票估值極度低廉。
在這種環境下,隨波逐流的投資者會被身邊的信息嚇倒,但是聰明的投資者卻會意識到一個事實:達到極致的賣盤,也會意味著后面不會再有多少賣盤(因為賣完就沒籌碼繼續賣了)。
所以,陰極陽生、否極泰來,市場情緒跌到冰點看似很嚇人,但卻是成功投資的一個前置條件。
行業分布廣泛
長期投資的另一重要保障,來自足夠分散的投資對象,以便應對一些意想不到的風險。湊巧的是,香港高股息央國企在行業分布上比較廣泛,恰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如果我們仔細審閱在香港上市的央國企,會發現它們橫跨了多個行業,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地產、港口、航運、電信、高速公路、火電、風電、核電、煤炭、汽車、石油、醫藥、建筑、有色金屬等。
如此寬廣的行業分布,保證了投資者可以做到非常優秀的分散投資。可以避免過度集中帶來的風險,可以讓我們的投資,和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牢牢綁定在一起,不用擔心因為看錯具體行業發展方向而遭遇重大損失。
另一方面,廣闊的行業跨度,也給交易帶來更多選擇。由于在同一時間,不同行業的熱度不同,因此當投資的行業越多時,投資者就越容易在股價波動中,找到高價賣出、低價買入的交易機會。對于投資組合的長期基本面增長非常重要。
央國企信用值得依靠
當價值投資者選擇股票時,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這家公司長期的可持續性如何?只有當我們能夠預計到一家公司10年以后的經營狀態時,我們才能做出靠譜的投資決策。
對于央企和國企來說,對公司的長期經營狀態做出判斷,會容易得多。其中央企自不必說,而地方國資企業則需要研究當地的財政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這并不是一件很難的工作。
同時,在研究港股高股息央國企時,投資者也要注意其中的大股東持股比例。一般來說,持股比例高于2/3是最為理想的狀態。而一些稍低的持股比例,比如40%到50%,也可以適當考慮。
不容易調出港股通
投資香港市場的央國企,有兩個技術上的好處:不容易調出港股通和不容易私有化。
對于內地投資者來說,最方便快捷、能容納最大資金量的投資香港股票市場的渠道,就是港股通。但是,在使用港股通通道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企業會在我們買入之后,被調出港股通,這會影響后面的買入計劃。
央國企類股票被調出港股通的概率不能說沒有,但是相對較小。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許多央國企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按規定必須列入港股通;央國企規模往往比較大,也導致其不容易被調出港股通。
私有化概率不大
投資港股高股息央國企的另一個理由是其私有化概率不大。
不少投資者可能對此表示反對:私有化是一件好事,股票價格往往能立即上漲1倍左右,私有化概率小怎么是好事呢?
對于短期投資來說,私有化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當我們把時間拉長,會發現私有化概率越高,賺錢的空間就越小。
比如說,我們以10元的價格買入一個股票,預期它會漲到30元。結果,股票在我們買入了以后跌到了5元。此時如果公司選擇以11元的價格私有化,那么最終我們只賺到了10%。而如果公司一直沒有私有化,最終當預期達成時,我們會賺到200%。
在股價最低的時候私有化,會導致投資者只賺到一部分溢價,就交出了自己在長期可能賺很多錢的籌碼。由于央國企的企業定位,并不完全著眼于通過資本運作來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其私有化的概率也相較更低,就更容易在長期為投資者賺錢。
高股息稅率瑕不掩瑜
最后,討論一下港股機制下,對個人投資者收取的較高股息稅率。
對于個人投資者,目前通過港股通機制買入港股,在收到股息時,會付出比較高昂的股息稅,稅率往往介于20%和28%之間(取決于企業性質有所不同)。假如股息率8%,扣掉股息稅,投資者真正拿到手的只有5.8%到6.4%。也就是說,投資者每年大概損失2%的錢。
但是,基于以下3個理由,這種較高的股息稅率帶來的煩惱,是瑕不掩瑜的:
一、港股并不是所有交易者都要付出如此高的股息稅率,比如內地公司賬戶通過港股通買入股票則不按此比例納稅,在港股交易的本地資本也不需繳納如此高的股息稅。因此,高股息稅并不會完全決定股票的市場定價,而只會影響部分投資者的定價。
二、對于高股息投資來說,股息的回報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的回報其實來自高股息帶來的低估值,以及低估值的估值回歸。如果我們長期投資年化回報率達到20%,那么每年2%的折讓其實只占到1/10。
三、港股通對個人投資者征收的高股息稅率問題,已有不少投資者建議修改。未來也許這種稅率會有所變化,而一旦發生變化,大概率其方向是向下的。
以上就是投資香港市場高股息央國企類股票的7個理由。這7個理由都和長期價值投資的基本要素相關,總結來說無非是:低估、優質、分散、長期等。
“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語出《九州春秋》)對于我們一生中的投資來說,能夠遇到的優秀投資機會其實并不算太多。在2023年歲末,香港市場的高股息央國企類股票,就是這樣一個難得的投資機會。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