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可轉債市場表現穩健。數據顯示,中證轉債指數今年以來已取得7.94%的漲幅,表現優于主要寬基指數。上周市場熱度較高,明星品種較多。其中,惠城轉債大漲21%,成為市場中價格突破2000元的龍頭品種。
可轉債作為“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優質資產,為投資者貢獻了穩定的回報。隨著A股震蕩走強,可轉債轉股價格下修和提前贖回的條款博弈也讓市場更具看點。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活躍,銀行和其他主題板塊亮點紛呈,同時并購重組活躍也推動了可轉債市場穩步上行。展望未來,需要關注優質半年度績優標的。
指數創下10年新高
今年以來中證轉債指數雖有震蕩但整體穩健,近期連續多日刷新了2015年后的市場高點。
截至7月4日,中證轉債指數收報447.46點,盤中最高至449.36點,年漲幅高達7.94%,跑贏市場主要寬基指數。
年初可轉債市場曾處于調整狀態,但很快步入上行通道;3月中旬后,市場再度深幅調整,并跌至年初低點。此后中證轉債指數單邊走強。
“本質上是資產的優勢。”迎水投資合伙人陳遠芳認為,作為攻守兼備的投資品種,可轉債長期以來為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回報以及波動較小的投資體驗。
過去兩年中證轉債指數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去年該指數漲幅高達6.08%。市場真實漲幅可能要好于中證轉債指數表現。而Wind可轉債等權重指數今年漲幅高達9.39%。
多位市場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A股韌性是可轉債表現突出的核心邏輯。
Wind數據顯示,受益于A股表現,可轉債正股今年以來的漲幅高達15.97%,遠好于中證轉債指數的表現。
從風格上看,可轉債中小盤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高達11.17%,處于領跑狀態。此外,可轉債低價指數和可轉債金融指數漲幅均突破了7%。從行業上看,可轉債醫療保健、日常消費、工業、材料和金融等五大指數今年漲幅均超過7.7%。
不過,廣州嗣盈資產總經理張曉東向記者表示,中證轉債指數走強與指數設計特點也有一定關系。
按照約定,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樣本每月調整一次,定期調整生效日為每月首個交易日,定期調整數據提取日為生效日前一個交易日。“當前銀行轉債陸續退出,而新券發行規模不大,在配置效應下可轉債規模相對縮小會繼續推高轉債的價格。” 張曉東說。
與此同時,備受市場關注的牛券再出江湖。
7月4日,惠城轉債收報2231.292元,成為可轉債歷史上第二只站上2000元的可轉債。
此前,英科轉債是可轉債價格最高紀錄的保持者,其最高漲至3618.188元。英科轉債曾在2020年大漲17.88倍,并被市場譽為“神券”。
數據顯示,惠城轉債在去年和今年均取得了翻倍的表現。其中,去年漲幅達188.95%,今年以來的漲幅已達133.79%。
惠城轉債發行人惠城環保整體以“廢催化劑處理處置+廢催化劑資源化生產再利用+資源化催化劑銷售”的業務模式為主。
“2000元高價可轉債的出現,與市場熱度有一定關系,但更多的是與公司基本面相關。”一位可轉債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
下修助力條款博弈
“提前贖回、下修和回售”是可轉債傳統的三大條款博弈。
提前贖回是投資者、發行人均較為樂見的一種情形。可轉債發行之時,會規定提前贖回條款,一般約定在可轉債正股股價較轉股價上漲30%或者20%,且達到約定的時長,例如15個交易日等,上市公司可以本金加利息方式強制贖回可轉債,以此激勵投資者將可轉債轉換成股票。
2025年上半年,觸發提前贖回是市場上摘牌可轉債的主流模式。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58只可轉債退市,其中70%觸發了提前贖回。
“對于投資者而言,提前贖回就是一個天然的止盈機制。在牛市中,一只可轉債觸發提前贖回后,投資者可以高位賣出并再度買入下一只低價可轉債,如此循環。而碰到弱市,可以持幣觀望。”上述可轉債研究人士表示。
轉股價下修條款則保障了可轉債在牛市中恢復轉股價值,從而更加容易觸發提前贖回條款。
華創證券固收分析師周冠南表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18只可轉債365次觸發下修條款,有42只可轉債公告提議下修共計43次,提議下修占觸發下修概率的11.78%。例如6月摘牌的宏昌轉債、正裕轉債等也曾下修了轉股價格,有效提振了債券內在價格。
而隨著提前贖回案例的增多,可轉債市場供需關系漸趨緊張,新券發行過少成為市場資金配置的新挑戰。
回售條款是提供保護功能的一個條款,旨在讓投資者在回售期可以拿到相應本金以及利息。如今A股走強,可轉債價格走高,多半可以避免回售的發生。
由于可轉債到期補償價格普遍高于回售價格,因此今年回售博弈并不激烈,到期贖回的博弈則較為明顯。
即將在10月到期的浦發轉債是可轉債市場規模最大的品種之一。隨著信達系資金的介入,近期浦發轉債到期博弈升級,價格連續大漲。
市場謹慎情緒升溫
在上周指數沖高回落后,可轉債市場的謹慎情緒開始升溫。
上述可轉債研究人士表示,隨著近期可轉債走強,需要適度關注市場高估值。可轉債市場近期呈現出平均價格走高和轉股溢價率走低的現象,整個市場更加凸顯股性,A股上行空間決定了近期中證轉債指數的未來高度。
“一般而言,市場價格中位數在125元附近,投資者應該適度參與博弈下修,不斷進行倉位滾動,配置不同風格的品種。”上述可轉債研究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市場中可轉債價格中位數突破了123元。
同時,布局中報業績成為市場較為一致的看法。
光大證券固收分析師張旭認為,過去一周可轉債市場繼續上漲,全周中證轉債指數漲幅為1.2%,連續兩周錄得可觀漲幅。今年可轉債市場表現好于權益市場。后市,基本面、宏觀政策仍是當前可轉債市場重要的影響因素,可以繼續關注提振內需等領域正股績優的可轉債。
國泰海通證券分析師顧一格認為,目前可轉債年度評級披露完畢,此前可轉債評級下調對低價可轉債的制約解除。隨著銀行轉債加速退出,高到期收益率和雙低可轉債有望成為底倉替代。近期市場高估值不構成可轉債上漲的制約,權益市場有望繼續走強,可轉債供需緊平衡將持續,可轉債市場仍有上行動力,建議積極布局高成長空間和業績支撐共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