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本周一),A股市場持續震蕩,三大指數漲跌互現,兩市成交1.21萬億元。
部分資金選擇入場。股票ETF當日資金凈流入1.87億元,港股市場與全球市場的跨境ETF凈流入居前,中證A500、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ETF凈流出較多。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電力相關ETF表現突出,多只產品領漲市場。
7月以來,股票ETF整體呈現資金凈流出,合計“失血”已超70億元。
股票ETF資金凈流入1.87億元
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7月7日,全市場股票ETF達到1137只(含跨境ETF,下同),總規模為3.59萬億元。
從資金流向看,7月7日,市場震蕩之際,股票ETF小幅凈流入資金為1.87億元。
當日資金凈流入超過1億元的股票ETF有15只,行業ETF“吸金”居前。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工銀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位居前三,資金凈流入在3億元上下。
來自易方達基金的數據顯示,7月7日,以下方向資金凈流入居前,分別為港股科技(凈流入10.8億元)、中概互聯(凈流入5.8億元)、醫藥(凈流入3.8億元)、科創板50(凈流入3.7億元)、港股互聯網(凈流入3.6億元)。
Wind統計顯示,資金凈流入前20大股票ETF中,跨境ETF占據7只,其中港股科技ETF有3只,中概或港股互聯網ETF有2只,香港證券ETF、標普500ETF各有1只。除了1只創業板ETF凈流入居前,科創50ETF、深證100各有2只。從5日角度觀測,近期資金流入恒生科技指數超30億元,科創50超28億元。
頭部基金公司中,7月7日,易方達基金旗下的中概互聯網ETF凈流入4.8億元,創業板ETF凈流入2.6億元,滬深300ETF易方達凈流出2.0億元,醫藥ETF凈流入1.4億元,香港證券ETF凈流入1.2億元,科創板50ETF凈流入1.1億元。
華夏基金ETF中,7月7日,信用債ETF基金和科創50ETF單日凈流入居前,分別凈流入3.7億元和1.9億元,最新規模分別達222.84億元和828.79億元,對應跟蹤指數近一月日均成交額分別為94.81億元和24.6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港股科技板塊領漲。其中,近期上市的廣發旗下港股通科技ETF因銳度較高備受資金關注,當日超2%的盤中漲幅在一眾港股科技類ETF中居前。
此外,受全國高溫電力負荷創新高影響,電力相關ETF領漲,全市場規模最大的廣發旗下電力ETF交投活躍,規模增長顯著。截至7月7日,該ETF近1月日均成交額達1.64億元,居同類基金首位;規模從年初的15億元增長至32.29億元,份額同步突破32億份。
部分寬基ETF凈流出金額居前
7月7日,部分股票ETF資金凈流出靠前,超過1億元的有12只,其中中證A500ETF、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中證500ETF等“失血”靠前。
Wind數據顯示,7月7日,凈流出前20大股票ETF中,部分寬基ETF凈流出靠前。中證A500ETF有6只,合計凈流出超過9億元;滬深300ETF有3只,合計凈流出超過4.5億元;上證50ETF有2只,合計凈流出超過3.6億元。
7月以來,股票ETF整體呈現資金凈流出,合計“失血”超70億元。港股通互聯網ETF、港股科技ETF、科創50ETF凈流入居前,中證A500ETF、滬深300ETF、上證50ETF資金凈流出較多。
對于后市,萬家基金表示,考慮當前國內潛在的財政貨幣等政策空間依然較大,當前主要指數的估值依然處于相對合理中樞區間,指數不具備大幅下行風險。中期看,在全球經歷階段性的高宏觀波動后,未來海外財政貨幣雙擴張的概率顯著提升,國內政策空間同樣有望打開,預計A股主要寬基指數有望呈現偏強震蕩格局。
廣發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基金經理夏浩洋表示,AI及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價值值得中長期關注。
在該基金經理看來,當前正處于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科技周期中,往后看,以DeepSeek為代表的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和開源等特性的國產大模型,有望加快AI應用發展的步伐;另外,在中美關稅博弈、全球貿易格局改善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科技安全將會更加作為我國產業發展的關鍵戰略,目前政策端也在持續加碼對半導體行業的扶持,國產替代有望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