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2025-07-09 17:05
“黃金此波集體反彈,主要是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7月8日,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其分析原因為:一是美聯儲釋放出鴿派信息,市場降息預期有所升溫,預計最早可能會在9月開始降息,到年底會降息2次;二是關稅戰風云再起,盡管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推遲至8月1日,但美國已對多個國家發出最新的關稅稅率威脅,市場上避險情緒再度升溫;三是中國央行連續增持黃金。截至今年6月,中國央行已經連續第8個月增持黃金,6月單月增持7萬盎司,表明央行依然看好黃金未來的價格走勢。
記者注意到,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黃金儲備為7390萬盎司,較5月末的7383萬盎司增加7萬盎司。這意味著,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經連續第8個月增持了黃金。自上一次“十八連增”后,央行又“八連增”黃金。此外,今年上半年有關部門試點10家保險企業參與投資黃金,客觀上也為上金所引入了更多資金,有利于國內黃金市場的穩定。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我國正通過多元配置與結構優化,積極應對外部金融沖擊,未來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董希淼表示,“黃金作為非主權信用儲備資產,不受單邊制裁影響,能夠有效對沖美元等單一貨幣風險,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在美國發動‘關稅戰’‘貿易戰’之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美元信用繼續弱化,黃金作為戰略儲備的配置價值不斷提升。此外,黃金具有高流動性特質,可以作為國際支付體系的穩定保障,有助于增強主權貨幣信用。”他認為,盡管中國央行已連續8個月增持黃金,但與部分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黃金儲備規模仍有較大差距,仍有可能繼續增持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