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保登”)披露了4只保險資管機構資產支持計劃的登記情況,合計登記規模達230億元。
這是今年保險資管機構資產支持計劃業務規模加速擴容的一個縮影。記者據中保登披露信息梳理,今年上半年,共有13家保險資管機構登記了38只資產支持計劃,登記規模合計達1800.96億元,登記數量和規模均同比增長,其中登記規模同比增長46%。
受訪專家表示,資產支持計劃現金流穩定、期限長、風險較權益類資產相對更低,符合險資的投資需求,因此受到保險資管機構的青睞。未來,保險資管機構資產支持計劃的登記規模有望進一步增加。
基礎資產范圍逐漸擴大
資產支持計劃業務是指保險資管機構等專業管理機構作為受托人設立支持計劃,以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面向保險機構等合格投資者發行受益憑證的業務活動,資產支持計劃也被業內稱為“保險版ABS”。
2021年,保險資管機構資產支持計劃由注冊制改為登記制,資產支持計劃的登記規模快速增長,此后3年時間增長了近2倍,不過2024年有所回撤,今年又恢復了快速增長。
廣東凱利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張令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利率中樞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傳統固定收益產品無法覆蓋險資的綜合資金成本,只能尋找新的收益來源。而資產支持計劃現金流穩定、期限長、風險較權益類資產低,在風險收益特征上最接近固定收益。
同時,政策方面,今年4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等三部門聯合對外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明確,“支持銀行保險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等加大科創類債券投資配置力度,推動保險機構投資資產支持計劃等證券化產品。”
從資產支持計劃的基礎資產類別看,今年上半年,保險資管機構登記產品的基礎資產涉及保理債權、金融租賃、基礎設施收費收益權、消費金融、供應鏈資產等。
保險資管機構登記的資產支持計劃基礎資產范圍逐漸擴大,新類型底層基礎資產頻現。例如,今年登記的“光大永明—新材料科技園蒸汽收費收益權綠色資產支持計劃”是中保登首單蒸汽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計劃。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保險咨詢主管合伙人周瑾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資產支持計劃的基礎資產來看,出于流動性的考慮,很多投資人有盤活存量資產的需求,因此保險資管機構有動力不斷發掘新的資產類別來設立資產支持計劃。
對于資產支持計劃本身而言,基礎資產范圍的擴大也有助于其煥發新活力。張令佳表示,資產支持計劃的基礎資產種類變多說明了這種資產形式在擺脫對單一資產類別的依賴,驗證了資產支持計劃本身的價值,也能夠拉長這一產品形式的生命周期。
收益特性符合險資風險偏好
近年來,資產支持計劃成為保險資管業創新型產品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保險資管業創新型產品登記數量同比減少17只,但登記規模同比增長9.32%至1855.96億元,主要系資產支持計劃及股權計劃登記規模增長。其中,資產支持計劃的數量在所有保險資管機構創新型產品中的占比同比增幅最大。
相對于其他保險資管創新型產品,資產支持計劃緣何受到保險資管機構青睞?張令佳表示,一種能夠發行資產支持計劃的底層資產,必然具有現金流穩定、確定性高、期限長的特點,而這些特點符合險資的風險偏好和久期需求。此外,能夠帶來長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也往往具有非周期性特點,與股債的相關性低,在市場波動大的情況下能夠為險資提供緩沖。
展望未來,張令佳表示,保險機構登記資產支持計劃的規模預計將持續增加,底層資產種類持續擴大。險資對底層資產的判斷能力和投資邏輯將進一步提高,對于資產支持計劃的風險管理和處置的經驗也將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