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2025年上半年,上海持續落實好“滬九條”“滬七條”等各項政策措施,政策效應繼續釋放,房地產市場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回穩態勢。上海市房管局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上海市一、二手住房累計成交1311萬平方米,為2022年以來同期最高,同比增加17%。總體上看,上半年上海新房市場認購積極性較好,豪宅市場大放異彩,性價比較好的二手房迎來較高的市場認可度。
上海一手住房市場總體平穩。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一手住房累計成交326萬平方米,同比基本持平。從具體項目看,新開盤項目認購保持熱度,延續去年四季度的認購水平。在售項目銷售平穩,上半年在售項目日均成交約1萬平方米,比2024年同期日均增加38%。從價格來看,2025年以來一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保持上漲態勢,1—5月環比累計上漲2.7%。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上海新房市場的認購積極性較高,上半年外環以內的76個項目中,有50個認購比超過1,占比超過65%。一些高品質和優質地段的好房子,市場認可程度較高。豪宅市場方面,上半年總價3000萬元及以上的新房項目交易1096套,成交金額達553億元。該指標遠超2023年上半年194億元的金額,增速達到了184%。這一現象既體現了上海改善型住房需求積極釋放,也體現出高端房產購買力極強的特征。
中指研究院上海數據總經理張文靜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由于去年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1—2月新房成交量同比上升;3月由于供應量相對不足,成交量有一定程度的回落。經歷3月的需求釋放,4月成交量有所回落,但同比仍在企穩。5月受益于公積金貸款利率和LPR雙下調,疊加優質項目供應加快,上海新房供需兩端同環比均實現較高增長,市場熱度明顯回升。受益于優質項目的持續入市,上半年新房成交均價同比上漲。各項目認購情況呈明顯分化的特征,認購率高的項目擁有共性特征,即所處板塊市場熱度高、區位條件優越、產品力較強。
二手住房市場交易活躍。據統計,今年前6個月,上海二手住房累計成交985萬平方米(11.6萬套),為2022年以來同期最高,同比增加24%。從月度走勢看,今年1—2月商品住房市場“淡季不淡”;“金三銀四”的“小陽春”市場成色較足,3月成交2.67萬套,為2021年3月以來單月最高;5—6月延續平穩態勢。從價格指數看,自去年“滬七條”實施以來,二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累計上漲1.3%。
“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大幅上升,中心城區地鐵房、學區房維持熱度,市場回穩速度高于新房,對新房形成較為明顯的替代效應。”張文靜說,4月成交量同比大幅上升,市場回穩速度仍高于新房,對新房的替代效應顯著。“金三銀四”需求釋放后,5月成交量進一步回落,同比雖保持增長但增速低于新房,對新房的替代效應有所減弱。
嚴躍進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房單月成交量均保持在1.5萬套的榮枯線以上。從市場反饋來看,一些價格調整充分、房源地段優勢較好、次新房房源等類型的二手房,都呈現了非常好的交易態勢,市場認可程度較高。”
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自去年“滬七條”實施以來,二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累計上漲1.3%。橫向對比看,上海二手房價格指數明顯強于其他幾個重點城市。
展望后市,嚴躍進認為,上半年上海房地產市場表現積極向好,在不同市場及量價關系等方面都有積極表現,既說明一系列購房政策的效應在積極釋放,也表明購房需求和動力充足。當前購房政策為歷史最好的政策,且供求關系已經歷了一輪充分有效的調整,將更加有效促進下半年樓市發展。上海市場表現亦對全國市場有較好的啟示和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