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
智能眼鏡生態正在迎來更多重磅級玩家。據美國媒體報道,Meta(META.US)公司已經收購了全球眼鏡制造商巨頭——法國依視路公司(EssilorLuxottica)的少數股權。此舉標志著這家美國科技巨頭正在加碼投入快速增長的智能眼鏡行業。智能眼鏡作為下一個智能穿戴設備紅海,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資本關注。
股權收購深化雙方合作關系
據報道,Meta以約35億美元購入依視路約3%的股份,并考慮最終將持股比例提升至5%。但截至記者發稿,Meta和依視路均未對報道進行回應。消息發布后,依視路美國存托憑證(ADR)周二收盤上漲5.48%,創4月9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市值1336億美元。而周三法國股市開盤后,依視路上漲超過5%。
公開資料顯示,依視路為全球眼鏡領先企業,以雷朋(Ray-Ban)和歐克利(Oakley)等品牌而聞名。2023年,Meta與依視路合作推出的雷朋智能眼鏡,具有內置攝像頭和AI(人工智能)驅動的語音輔助功能,該眼鏡自推出以來已售出數百萬臺,并引發業內關注。2025年6月,Meta和依視路擴大合作范圍,聯合歐克利品牌合作發布Meta HSTN智能眼鏡。新款智能眼鏡具有高分辨率免提攝像頭、開耳式揚聲器、防水和集成的Meta AI工具。
依視路首席執行官弗朗西斯科·米萊里去年曾透露Meta有意入股,但直至現在才最終落實。而該交易也符合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對AI的戰略布局——這已成為公司最高優先級事項及主要支出方向。
智能眼鏡前景光明
“智能眼鏡,將會是遠超VR(虛擬現實)的產品。”扎克伯格曾在一次訪談中篤定表示。Meta的一季度財報也證實了扎克伯格的觀點,公司表示,雷朋智能眼鏡月活躍用戶相比一年前提高了4倍。數據顯示,在2024年全球智能眼鏡的出貨量中,雷朋智能眼鏡就占據了其中的60%。
“未來五年,AR眼鏡會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影目科技創始人楊龍昇曾對記者表示。技術突破的持續加速、內容生態的日益豐富以及用戶需求的逐步釋放,都將刺激這個市場進入快車道。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達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中國市場增長更為快速,2025年第一季度AI/AR(增強現實)眼鏡國內銷量同比增長45%,無屏AI眼鏡整體銷量達1.9萬臺,同比增長顯著。
但楊龍昇表示,智能眼鏡行業還處于從萌芽到成長的關鍵階段,目前尚未達到真正全面爆發期,但已經迎來一個重要拐點。當前,多家科技企業密集發布智能眼鏡,說明市場已從技術探索逐漸走向商業化落地。真正的爆發需要硬件技術成熟、內容生態完善以及用戶認知的深化。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以及用戶認知的逐步提高,各類企業開始加速布局,市場競爭將愈加激烈。
同創偉業智能終端投資負責人王晶表示,未來五年,行業將經歷優勝劣汰的洗牌過程,但是不同于手機的功能屬性,眼鏡這一品類具有時尚屬性和穿戴屬性,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相對較多。她認為,未來行業會是互聯網大廠、消費品頭部、新銳品牌百花齊放的格局。
初創企業融資忙
智能眼鏡巨大的增長前景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巨頭入局。
6月26日晚,小米旗下首款AI眼鏡上線,小米董事長雷軍將其直接對標Meta大賣的雷朋智能眼鏡。此外,華為、百度均在加速布局,而三星、字節跳動、亞馬遜則都被曝出有發布新品的計劃。為了應對巨頭入局,初創企業也在密集融資,希望能夠在產品創新上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微光科技近日宣布,已完成近5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鼎翰投資。微光科技官方披露,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全新一代AR產品的研發。
同樣作為新銳智能眼鏡廠商的INAIR,也在今年5月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威海創投領投,真知創投等老股東繼續支持。目前公司已累計獲得來自真知創投、天善資本等多輪近億元的投資;李未可科技于4月中旬宣布獲得數千萬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合肥包河創投及上市公司米奧蘭特。
記者統計發現,資本除了流向這些智能眼鏡廠商外,還頻繁流向了智能眼鏡產業鏈里的光學廠商。換言之,智能眼鏡賽道的火熱,也傳導到了產業鏈上的光學廠商。
3月底,微納光學IDM廠商至格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億元級融資。本輪融資由嘉新創禾與某光電科技上市公司聯合投資,資金主要用于產能擴充和產品研發迭代。廣納四維也于3月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丹麓資本、琥珀資本與廣納基金聯合投資,資金將主要投向科研團隊擴建及碳化硅波導刻蝕量產工藝的優化,加速實現AR光學模組的消費級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