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奈雪多家門店出現“爆單”現象。(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一場由阿里、美團掀起的“外賣補貼閃電戰”席卷全國,兩大平臺相繼推出“滿25元減21元”“滿25元減20元”“滿16元減16元”的無門檻券,直接引爆新茶飲消費熱潮。
市場熱度迅速傳導至資本市場,港股茶飲股價應聲上漲。7月8日收盤,茶百道股價上漲5.82%至11.28港元;奈雪的茶漲2.53%至1.62港元;古茗漲0.36%至27.7港元;滬上阿姨漲1.91%至144港元。截至7月9日收盤,港股茶飲品牌股價雖各有漲跌,但熱度仍高居不下。其中,古茗股價上漲2.17%至28.30港元;蜜雪集團上漲0.74%至543.00港元。
在這場白熱化的外賣補貼大戰中,茶飲品牌成為各大平臺“流量入口”,新茶品各大品牌門店訂單量飆漲。奈雪方面告訴記者,7月5日,奈雪多家門店出現“爆單”現象:在深圳南山區來福士門店,多臺訂單打印機同時運轉,每分鐘吐出十余張訂單小票;操作臺前,幾名店員飛速調配飲品;取餐區外,身著黃藍制服的外賣員擠滿店內,每隔30秒就有騎手捧著十余杯飲品疾步而出。
類似的場景在奈雪全國多個城市門店同步上演。各大茶飲品牌門店陷入“爆單”模式。
華西證券在一份公開研報中指出,“外賣大戰”助力現制茶飲消費,今年4月份以來,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平臺相繼加大外賣補貼力度,茶飲和咖啡因消費高頻、低客單價、出餐簡單穩定等屬性,成為承接這一輪流量紅利的最大贏家。華鑫證券也表示,外賣平臺的爆發性增長和旺季的到來,使得茶飲行業在此輪競爭中表現尤為突出。
供應鏈效率成競爭核心。光大證券指出,訂單峰值壓力暴露配送短板,部分用戶反映“2公里外賣耗時40分鐘”;頭部品牌如喜茶、茶百道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如AI銷量預測、區塊鏈溯源等大幅降低損耗率,而中小品牌缺乏技術能力,加速行業出清;在行業整合與創新方面,補貼退潮后,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升,將倒逼茶飲品牌優化成本結構。